連云港市地方海事局啟動船檢新模式
2012-12-14 08:48:19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記者從連云港市地方海事局獲悉,該局在認真抓好船檢質量工作的基礎上,著重提升船檢工作軟實力,以“優異的質量、優質的服務”為目標,打造“雙優船檢”工作品牌,啟動了雙優啟動船檢新模式。
目前,連云港市地方海事局在江蘇全省實現了船檢數量、船舶噸位、船檢質量“三個大幅度提升”;實現了大型船舶建造檢驗和特種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建造檢驗的“兩個突破”;實現了“兩個率先”即地方船檢率先檢驗2萬噸以上船舶;率先檢驗氣墊船(船型 船廠 買賣)。目前,大型船舶檢驗已進入常態化,檢驗的最大船舶已達2.8萬載重噸。
該局驗船師通過設立“駐企船檢工作站”走進企業,義務對船廠質檢人員、電焊工、冷作工等船舶建造人員進行技能提升培訓。為了不誤造船工期,開展培訓時主要是利用休息日或下雨天進行,據統計,全市共有20多家船廠的420位船舶建造人員參加了此類培訓,直接或間接為船廠節約培訓費用210萬元,在建造技能上促進船舶建造質量的提高。
連云港五洲重工船業有限公司在建造22800噸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過程中,公司質檢人員發現一條較長焊縫有質量問題且一般不容易被發現,他們主動請施工負責人安排電焊工將此條焊縫刨掉后重新進行了焊接(產品庫 求購 供應),保證了船舶的建造質量。
江蘇紅旗船業(位置 評論 新聞)有限公司建造的14000噸近海貨船,其第一貨艙(首艙)球編鋼按設計要求為24B,船廠的購貨清單上也是24B,由于鋼廠發貨人大意和船廠收貨人粗心將到貨的球編鋼由24B變為24A,這“B”變成“A”,球編鋼的強度就下降一個檔次,船舶的建造質量也將受到較大影響。派駐工作站的驗船師在服務中發現了此事,提醒船公司與鋼廠接洽,及時將球編鋼由24A調整為24B,為企業挽回了近60多萬元損失。
近年來,造船企業遇到前所未有的有訂單無資金且融資困難問題,為了幫扶造船企業的發展,該局去年為灌河造船企業與香港中國國際資本有限公司和本市5家銀行等金融機構牽線搭橋,促進了相互了解和溝通,疏通了造船企業、船東和金融機構的融資渠道。據不完全統計,經該局牽線搭橋,共為企業融資約6.16億元。